
图片
1“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苦昼短》唐·李贺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只看见这世间月冷日暖,在时光的交替中,无情地消磨着人的寿命。“煎”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消逝时的痛苦和无奈。这种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折磨。2“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唐·王维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人这一生会有多少伤心的事情啊,若不向佛门清净之地寻求解脱,又能到哪里去排遣消散呢?“几许”二字,看似询问伤心事的具体数量,实则强调伤心事之多,多到难以计数,凸显出诗人一生饱经沧桑,历经无数磨难与哀愁。3“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胡笳十八拍》节选汉·蔡文姬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在我刚出生的时候,天下还算太平无事;可等我长大之后,汉朝的国运却已经走向衰落。从初始的“无为”所暗示的安宁祥和,到之后的“汉祚衰”所代表的混乱衰败,国家由盛转衰,人民生活也从安稳陷入困苦。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线索,将这种社会状态的巨大落差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深刻体会到时代变迁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4“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假使在当初的时候就早早死去,那么一生所作所为的真与假、好与坏又有谁能知道呢?诗人反向思考,提出如果早早就死去会怎样。但假设终究只是假设,一切已经尘埃落定。5“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遣悲怀三首·其二》唐·元稹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往昔我们曾随意谈笑,说起死后的种种安排;没想到如今,那些曾经的戏言竟都一一真切地摆在眼前。昔日的戏言中或许还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调侃,而今朝面对这些曾经的笑谈成为现实,诗人的内心充满了震惊、痛苦和无奈。这种情感氛围的转变,使诗歌更具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所经历的心灵冲击。6“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生命就这样一年一样,即将走到尽头;自己的身躯也将与这尘世一同被遗忘。诗句以极其直白的语言宣告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没有丝毫的隐晦和委婉。这样的直白,反而更凸显出诗人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生命消逝这一必然结局的坦然接受。7“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行路难三首·其一》唐·顾况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看君颜色好。我这一生都以赤诚肝胆待人,毫无保留,可到头来却发现,与其和这些人相识,还不如从未相识过。“相识不如不相识”前半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情感急转直下,从赤诚转为绝望。同时,诗句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尽管他一生真诚待人,但却未能找到真正理解他、珍惜他的人。8“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唐·罗隐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当好运降临的时候,仿佛天地万物都在齐心协力地帮助自己;而当运气离去,即便是英雄豪杰,也会感到身不由己,无法自由施展自己的抱负。诗句通过“时来”与“运去”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对比,生动且强烈地展现出命运的无常。人生的起伏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外部的机遇和运气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太行路》唐·白居易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人心好恶苦不常,好坐毛羽恶生疮。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行路难,难重陈。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人这一生啊,千万不要托生为女子,女子百年来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都只能任由他人摆布决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的婚姻、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她们无法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只能听从父母、丈夫等男性的安排。10“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我把你送的明珠还给你,忍不住双泪垂落,只遗憾没有在我未嫁之时与你相逢。“恨不相逢未嫁时”直接点明了女主人公的情感核心——遗憾。她遗憾自己没有在未嫁之时遇到对方,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在尚未许配他人之时与心仪之人相遇,或许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鼎盛配资-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杠杆配资平台-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